李想:特斯拉是豪車 與比亞迪沒有競爭關系


鋰電世界 在特斯拉北京交車儀式上,共有9位企業(yè)高管作為首批車主代表出現(xiàn),汽車之家總裁李想也是其中一位。
身價1.5億美元的李想,與身價暴漲到120億美元的特斯拉總裁馬斯克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但他們的年齡也足足相差10歲。年僅33歲的李想談吐幽默、思維敏捷,充滿天馬行空的創(chuàng)意,同時,他也是一位電動汽車玩家。幾年前,他購買了一臺雪佛蘭沃藍達。在北京芳草地特斯拉體驗店還未建成之時,他就預訂了特斯拉ModelS,這款車也成為他擁有的第二款電動車。
與追求頂級配置的土豪們不同,李想定制了一臺價格適中的特斯拉ModelS。在交車儀式上,有人問起李想見到馬斯克有何感想,他笑著說:“我又不追星,哪有那么多感想,如果讓我來評價馬斯克,我會說,他是一位我們值得學習的優(yōu)秀企業(yè)家?!?/P>
在特斯拉官方活動上,作為首批車主之一的李想輕描淡寫地評價馬斯克,的確出乎人們的意料。媒體對馬斯克的瘋狂追逐并沒有影響到李想自己的判斷,他用理性的態(tài)度來審視特斯拉,審視中國的電動車產(chǎn)業(yè)。
李想認為,目前特斯拉在中國的發(fā)展沒有問題,對其他品牌的影響也沒有那么嚴重?!疤厮估哪繕耸悄赇N5000輛,稍微努努力就可以了,又不是非要賣到奧迪的量。如果變成5萬輛,難度可能要擴大10倍、甚至100倍。至于國產(chǎn),那是三四年以后的事情,我覺得可能比較難。”
此前,業(yè)內(nèi)將馬斯克比作蘋果已故掌門人喬布斯,在不同場合,特斯拉與蘋果都是放在同一語境下來比較的。但李想認為,特斯拉要成為蘋果比較難,手機可以無限地擴產(chǎn),汽車每10萬輛都是一個大難題,這是沒法解決的。
“這是一個物理性的問題,馬斯克要通過物理方式來計算一個東西,他不可能一下子造出一個年產(chǎn)100萬輛的工廠來,要達到100萬輛,可能需要10年時間。”李想表示,特斯拉的制造也很復雜,車上的每一個部件都不是它自己敲出來的,而是通過供貨商來供應,怎么整合與調(diào)配,這些都是很復雜的事情。我比較敬佩馬斯克的一點是,他把很多實驗室里的東西融合起來,把體驗做得很好,然后快速推向民用?!?/P>
特斯拉旋風剛剛席卷中國的時候,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曾放話,“分分鐘造出特斯拉”。在李想看來,特斯拉與比亞迪并沒有競爭關系,因為他們面對的用戶群是不一樣的?!吧虡I(yè)競爭不在于你的車怎么造,而在于你的用戶群,一個賣100萬元,一個賣20萬元的,用戶群肯定是不一樣的?!?/P>
李想說,如果花10萬~20萬元買一款新能源車,比亞迪秦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他打了個比方,輝騰這款車也不差,為什么在美國和歐洲賣得并不好,因為這是由品牌決定的,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定位。
“我將特斯拉定義為豪華品牌,就算它未來出不同檔次的車,如ModelE,其最大競爭對手也是寶馬i3。這兩款車都處于4萬美元左右的價格區(qū)間,盡管他們的造車理念完全不一樣,卻一定有競爭關系?!崩钕胝J為,未來可能出現(xiàn)在主流市場的電動車,會是寶馬i3和特斯拉ModelE的一個融合,i3有碳纖維的車身,特斯拉有好的續(xù)航能力,雙方優(yōu)勢合在一起,可能是一個接近完美的產(chǎn)品。
理性地審視特斯拉,審視馬斯克的中國戰(zhàn)略,是為了找到一條最適合中國的電動汽車發(fā)展路徑。對于李想來說,他不只是一個年輕的企業(yè)家,也不是一個單純的汽車玩家,在很多情況下,像李想這樣的青年創(chuàng)業(yè)者,都對中國自主品牌充滿著感情。那個融合ModelE與i3優(yōu)勢的完美車型,或許就是李想心目中由中國人打造的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