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陰高新區(qū)年產20萬噸低能耗高性能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二期)完成了開工驗線手續(xù),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總投資12.6億元,由江蘇華盛鋰電與蘇州華贏新能源共同投資建設,今年2月該項目一期工程已經開工建設。

據了解,該項目主要生產低能耗高性能鋰電池負極材料,包括人造石墨負極、硅氧負極、硅碳負極三種類型,產品可進一步提升鋰電池的大倍率充放電性能和長循環(huán)性能,為動力電池產業(yè)向高端化轉型提供有效支撐。

該項目總建筑面積15.7萬平方米,將新增設備3584臺/套,致力于打造智能化、數字化、現代化的生產基地。項目達產后將形成年產20萬噸低能耗高性能鋰電池負極材料的生產能力,預計年營收可達5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負極材料行業(yè)產能迅速擴張,國內市場競爭加劇。業(yè)內人士指出,至今年上半年負極材料產能仍在持續(xù)增長。然而,下游需求的增長速度卻不及供應的提升。負極材料產能未能被市場迅速吸收,加劇了市場競爭和內卷現象,導致負極材料產能利用率逐年下降。

行業(yè)數據顯示,去年年初中國負極材料市場參考價約為5.3萬元/噸,而到了今年年初負極材料市場參考價已經降至約3.5萬元/噸,僅一年時間跌幅就超過40%。今年9月,負極材料市場參考價約為3.2萬元/噸,價格仍在進一步下探。

雖然負極材料價格仍持續(xù)低迷,不過已經處于周期底部。在業(yè)內人士看來,現階段負極材料行業(yè)仍然面臨供需不平衡和競爭加劇的局面,擁有負極材料一體化產能布局,具有客戶積累和技術底蘊的企業(yè)才能獲得成本優(yōu)勢和競爭優(yōu)勢,贏得長遠發(fā)展。

在技術方面,隨著下游電動車企對動力電池能量密度要求的不斷提高,業(yè)內機構認為,鋰電池負極材料從石墨體系過渡到硅基負極將是未來的技術升級方向。未來硅基負極搭配高鎳三元材料的體系或將成為主流的發(fā)展趨勢之一。

 
點贊 0舉報收藏 0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鋰電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鋰電資訊
點擊排行
鋰電商圈二維碼
網站首頁  |  歷年雜志  |  會員服務  |  廣告服務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隱私政策  |  隱私聲明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