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巨大的電動車市場,國內鋰電產業(yè)鏈上下同步騰飛。據統計,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間:中國鋰電池項目總投資額超過1433億;正極材料及上游礦產資源項目投資總額超過478億元;負極材料及鋰電銅箔項目投資總額超206億元;鋰電隔膜項目投資總額達190.51億元;電解液項目投資總額達20.45億元。

    龐大的市場誘因下,國外企業(yè)來華“跑馬圈地”的趨勢也有所加強。據不完全統計,僅2017年上半年,就有大眾、寶馬、松下、通用、巴拉德、科德寶6家外企公開對外表示已經或將要在華建廠。

    縱觀6個案例,不難發(fā)現此番外企在華建廠的以下特點:

    一是涉及的業(yè)務領域廣闊。6家企業(yè)分別涉及產業(yè)鏈的隔膜、Pack、動力電池、燃料電池、鋰電池裝配、新能源汽車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外企全面進駐新能源產業(yè)的趨勢進一步加強。

    二是涉及金額規(guī)模巨大。僅大眾披露出的投資規(guī)模就超10億元,雖然寶馬、松下等暫未明確披露投資金額,但從各家預期的產能數據來看,它們的投資規(guī)模均不容小覷。

    三是布局趨于高端。無論是科德寶的隔膜技術、寶馬的高壓電池,還是松下江蘇工廠擬產的18650三元電池都具備高端技術加成屬性,并已實際供應各自領域的高端品牌。

    聯想不久前掀起滿城風雨的特斯拉“落滬”事件,雖終成烏龍,但2017年外企來華的洶洶氣勢可見一斑。

    業(yè)內專家表示,國內企業(yè)應該做好應對外來沖擊的心理準備,隨著未來國內新能源產業(yè)對外政策的逐步放開,國內企業(yè)必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國際競爭形勢。

    國內新能源相關企業(yè)應認真研究新能源汽車發(fā)展新趨勢,加快核心技術的研發(fā)與儲備,做好電池、電機等核心零部件的技術突破,把握好2020年以前的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窗口期,以便在未來競爭中占據主動。

 
鋰電池 電解液 動力電池 燃料電池 電動汽車 高壓電池 鋰電隔膜 鋰電銅箔
點贊 0舉報收藏 0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鋰電資訊
推薦圖文
特斯拉采用的18650電池到底安不安全? 探究中航鋰電內部,科技感爆棚,進來看看
鈦酸鋰材料量產已成規(guī)模 新能源汽車未來的發(fā)展之路
推薦鋰電資訊
點擊排行
鋰電商圈二維碼
網站首頁  |  歷年雜志  |  會員服務  |  廣告服務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隱私政策  |  隱私聲明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